本月初,南京市六合區(qū)交通局原副局長徐亞俊被指控受賄82萬多元,在六合法院受審。庭審中他多次表示:社會風氣就是這樣,自己受賄也是被動的。
類似的話,我們曾經聽說過不少,如“身不由己”“不收就不大近人情”“不跟他們一樣就不合群”等,表述不同,意思一樣。不同的問題各有各的原因,而相似的 問題大多有規(guī)律,我們不能否認徐亞俊的話有部分真實,不能無視社會歪風邪氣對“徐亞俊們”的熏染和腐蝕。曾幾何時,社會上流行關系學,人們辦大小私事,有 關系用關系,沒關系托關系,托不到關系就直接輸送利益;乃至于辦公事也走門子、找關系,“跑部前進”就是最突出的例子。辦事者,花錢就為辦成事;行方便 者,借事趁機以肥私。風氣如此,古人早就說過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民間也說“常在河邊走,哪有不濕鞋”。但這是事理的一面,另一面呢?
——“徐亞俊們”再怎么強調“被動受賄”,也掩蓋不了自己心中的“鬼”。對方行賄能成功必是自己愿接受,若堅辭不受,對方會因屢屢遭拒而作罷或另求他人; 若堅辭亦難不受,還可以交給紀檢機關或存入廉政賬戶。再看徐亞俊,是多次拒絕過工程老板盧某送錢,但玩網游需要充錢時把自己的銀行賬號給了盧某,得“贊 助”4萬多元;為老婆慶生在海南購物錢不夠時給工程老板干某打電話,得“臨時救急”款2萬元,雖然事后多次說歸還,奈何干某不收。這是“被動受賄”還是主 動索賄?自己心里有“鬼”,倒怨“鬼”找上門來!
——“社會風氣就是這樣”,根本原因還在官員身上。權力是惹事的,你手中沒有權力,事情不會找到你。資本是逐利的,你手中的權力若不牽涉到對方的利益,對 方不會送錢給你。自己坐得穩(wěn)、行得正,社會風氣難以把你吹歪、熏倒。再看徐亞俊,2000年至2013年任六合區(qū)交通局副局長,主管工程建設和規(guī)劃管理等 工作,建筑方想拿下工程,施工方想早點結算款項,他都能說上話。這么炙手可熱,還有什么好說?把自己的銀行賬號給工程老板要“贊助”,向工程老板打電話要 錢“救急”,等于主動索賄,倒把“責任”推給“社會風氣”?自己瘸了腿跛了腳,反怪路不好!
——要凈化社會風氣,還得從規(guī)范權力運行開始,從掌權的官員身上抓起。黨風決定政風、政風影響民風,這在黨內外已經形成共識。黨風、政風、民風,合起來就 是社會風氣。在人民群眾眼里,黨風、政風就是官風,上梁不正下梁歪,“官風正則民風淳”。據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消息,今年2月份違規(guī)公款吃喝有反彈,較1 月份上升了29.89%,雖說與過春節(jié)不無關系,但還是表明仍有相當部分官員把中央的禁令當“耳旁風”,依然我行我素,公款吃喝不止。違規(guī)公款吃喝盛行, 則官場奢靡之風難除,如何要求人民群眾勤儉節(jié)約、艱苦奮斗?黨政領導干部的榜樣作用由此也可見一斑。據4月4日網媒轉載西安晚報消息,山東德州商人“行賄 日記”在網上披露,撂倒29名黨員領導干部。再如徐亞俊,憑借權力影響乃至決定建筑方拿下項目、施工方早點結算而“被動受賄”,還怎么規(guī)范市場秩序、營造 公平環(huán)境?市場環(huán)境不優(yōu)、市場秩序失范,又怎么凈化社會風氣?
“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。 ”雖然不能否認環(huán)境對事物發(fā)展變化的影響,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、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,雞蛋不一定孵出雞雛,但石頭一定孵不出雞雛。市場經濟環(huán)境下,官員的 言行不但不能被不良風氣所俘虜,相反應該樹立清風正氣、抵制歪風邪氣。怕的就是不知道自省自律,未曾“東窗事發(fā)”時,以為只有天知地知,一副正人君子模 樣;一旦惡行敗露淪為階下囚,或歸因于社會風氣不好,或歸責于組織不及時提醒,或歸罪于商人太狡詐,等等,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。不是講大道理,但凡胸中長 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、常溫入黨時的誓詞和履新時的承諾,如古人那樣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一般都不會怎么“攤上大事兒”,何至于受審時百般狡辯而令世人齒冷?
不獨落馬受審的貪官,不從自身找原因在現實生活中也隨處可見。比如,出現矛盾和糾紛時,一味指責對方這也不是那也不是,全然沒有自己的一點不對;遇到問題 時左推右擋,談到責任時上推下卸,把自己撇得干干凈凈。再比如,形勢好、發(fā)展順的時候,一好百好,你好我好,皆大歡喜,忘乎所以;一旦形勢逆轉、發(fā)展受 阻,要么怪罪經濟下行、市場不振,要么責難掣肘太多、支持不力,就是不反思自己的謀劃周密不周密,不檢視自己的努力到位沒到位。
遇事逢難,怕的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。多從自身找原因,是同事則能共心,搞合作則能協力,有什么矛盾不能解,有什么事情不能成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