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潔的名聲,是拒禮最好的名片?!蹲蚍氢秩兆搿芬粫涊d了很多廉潔之士的故事,值得黨員干部對照學習。
明代清官楊繼宗曾做嘉興知府。離任那天,張寧送他說:“楊伯起以清白著名,尚且有贈金可拒絕,你治理嘉興,始終沒有一個人敢趁夜色到你門上(贈金)?!睔v史上,楊震(楊伯起)被稱為“四知太守”,從不收受他人錢物,“暮夜卻金”的故事流傳深遠。而楊繼宗則更勝之,做官期間,“無一足敢暮夜及門者”,可見其自我要求之嚴、廉名傳播之廣。
曾子說過:“受人者畏人,予人者驕人?!蔽覀兌贾?,“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?!睘楣僬邎猿謬栏褡月?,做到品格高潔,不給人留下收禮的印象,別人就會畏懼你的廉名,也就不敢給你送禮了。
縱觀歷史,有很多人像楊繼宗一樣,成為讓人“無敢饋贈”的廉潔之官?!读簳酚涊d,南朝大臣顧協(xié)清廉正直,品行突出。他做廷尉正時,冬天穿的衣服很單薄,寺卿蔡法度對人說:“我愿把身上的短襖脫下來送給顧郎,又恐怕顧郎難為送衣服送食物的人?!弊罱K,蔡法度也沒敢把短襖送給他。蔡法度不敢送禮,主要是害怕顧協(xié)清正廉潔的威名。宋代包拯也曾拒收別人送來的壽禮,并賦詩一首,“鐵面無私丹心忠,做官最怕叨念功。操勞為官分內(nèi)事,拒禮為開廉潔風?!?br />
無獨有偶,《唐國史補》記載,李廙為尚書左丞,有清德。其妹,劉晏妻也?!瓣谭奖鼨啵瑖L詣宅,延至寢室。晏見其門簾甚敝,乃令人潛度廣狹,后以粗竹織成,不加緣飾,將以贈廙。三攜至門,不敢發(fā)言而去?!眲㈥潭啻螏Ш熥尤ダ顝M家卻不敢相送,也是忌憚李廙清廉的美德、凜然的正氣。
我們黨一直提倡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、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上下級關系、干干凈凈的政商關系,黨紀法規(guī)也明確規(guī)定領導干部堅守不收禮的底線,保持清正廉潔的品格操守。有人給羅瑞卿將軍送禮,將軍回話曰:“禮退回,人處分?!毕袼菢?,本身就是一張拒禮的“名片”。
現(xiàn)實生活中,很多送禮人之所以敢“暮夜及門”,就是打聽好了送禮對象的人品官德。如果領導干部有收禮的“毛病”,別人才敢送禮。倘若領導干部以不貪為寶,以名節(jié)為尚,以廉潔為名,從來不收受他人禮品,送禮者就是自討沒趣,自然不敢送禮。
明代理學家薛瑄認為,清廉自守有三種境界,即見理明而不妄取者,上也;尚名節(jié)而不茍取者,其次也;畏法律、保祿位而不敢取者,為下也。我們黨的干部為的是大公、守的是大義、求的是大我,更要正心明道、懷德自重,不貪財、不收禮,始終做一個一心為公、一身正氣、一塵不染的人。
事實證明,領導干部做到清正清白、純潔純粹,有了廉潔的威名,不僅可以讓送禮者望而生畏、望而止步,還可以推動移風易俗,改善一方政治生態(tài)。每名領導干部都應學史明理,自覺修煉清廉自守的至高境界,不給別人絲毫送禮的“念頭”,真正以自己的模范行為涵養(yǎng)清風正氣、立起為政標桿。
